撒切爾夫人說了一句話——“你們根本不用擔心中國,因為中國在未來幾十年,甚至一百年內,無法給世界提供任何新思想。”
網友留言回复:『余秋雨先生說過,世界上的許多重要的思想學說包括中國,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成熟了,老莊、孔孟,還有墨翟、韓非子與其它文明的蘇格拉厎與釋迦摩尼等都幾乎同在一個時期誕生!聽說老子的《道德經》還是除《聖經》外被譯為外文最多的文本。只是中國人擁有了老祖宗留下的文化太豐富,所以多年以來不注重創新,……』
————————————
認同上面網友的回复。其實,很早就發現,當代社會不論東西方,都已經無法產生所謂的新思想、新哲學。當今有的,也許只是在金融、商業、科技等方面的新方法。但是對於人類生存和生命的智慧和哲學,到了非常先進的今天,還是得回頭尋找古時聖人的智慧結晶,或者到了魯迅那一代的文學,都還留下了許多值得後人鑑賞的思維。
但是現代的文字中,不論作者或著作多麼出名、熱賣或得大獎,似乎也都僅止於文字和感受的欣賞,並很快就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安靜消失,無法為人們留下真正實用的生活智慧,也就更無法為世界提供一個讓人類社會做出嶄新變化的新思想。
也許可以這樣比喻,從前聖人們的著作和思想是經典,就像古典音樂,渾然天成,單純、深刻且獨特,直指人心,恆久不衰,源遠流長。而現今的文字,像流行音樂,述說現實的表層,有著相似的面孔,層出不窮,一浪蓋過一浪,很快就被淡忘。
也或許,因為直指人心的智慧本來就是那麼簡單,古先聖人早已徹悟,也就再沒有什麼所謂的新思想。因此後人只能去印證古時聖人的智慧和真理,因為真理本來就已經在那裡。真理和智慧只能被領悟它們的存在,而無法創造。就像宇宙大自然,本來就存在,不可能創新。
(2012.01.26.隨手思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