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去年年尾是張太極力推動我去聽蘇絢慧老師的這個主題演講,但是沒有參加去年的工作坊。當時的感覺是,時間還沒到。
今年在FB上看到以量放出的工作坊宣傳單,馬上、立刻、毫不遲疑地就上網填寫表格、過賬報名費。
今天,第一天(第一次)現場上課。終於真實感受到,在工作坊現場跟著老師的指導,老老實實完成每一項功課(每一段旅程)的效果是多麼明顯。明知道累積的悲傷有多深多重,但就是沒有機會好好地盡情釋放。今天,終於讓淚水像打開的水龍頭一樣盡情流淌,連陪伴的同伴都說,你的眼淚很自然一直流下來……。
是的,一個適當的情境、臣服的老師、投緣的同伴、恰到好處的帶領和方法,實在太有效,就那麼輕易地觸動,那麼止不住也不需止不需掩飾地盡情釋放。今天走了這趟旅程的三個站,每一站都安心地進入一個與自己內在連接的隧道,帶出一場又一場輕易、自然、舒暢的雨,盡情洗滌生命的軌跡,看清和感受真實的自己。
蘇絢慧老師帶出的訊息是那麼清晰,真實,入行雲流水的優美敘述句句到位,直達內心。

【今天的體驗】
第一站的旅程(體驗活動一):容許自己知情或記得。把自己的感覺找回來,重新連接,而不是切割、切除。如果感覺是“空白”,要容許“空白”的發生,“空白”也是一種感覺。
第二站的旅程(體驗活動二):承認自己的感受,尤其是那些自己不願承認、不敢面對、想要逃避的感受。
【今天精句摘抄】
——不是從以往的經驗「走出」來,「走出」是要割捨掉以往的經驗。
——是「走過」,「走過」這個經驗,這個經驗才有意義,走過的每一個經驗才能成為人生的一部分,才不會讓自己的生命有分裂。
——這是往內探索的旅程,深入內心深邃的隧道,挖掘生命的寶藏。
——一個越接納自己的人,就越會接納別人。
——學員問:為什麼要「回頭看」?「回頭看」對「往前走」的意義是什麼?
——老師答:沒錯,我們一直都在往前走。「回頭看」不是為了要挖傷疤,而是為了“清創”。定時「回頭看」,斷舍離,到了「往前」看到日子不多了的時候,就比較容易處理,對自己有個交代。
【今天的收穫】:
1.藉由與手有關的童年經驗所帶出來的感覺實在很直接,直接觸動內心深處的穴。
2.直接用筆寫下內心真實的感受,對情緒的釋放是如此的直接且自然,一筆一畫都帶出控制不住的淚。
3.從今天的旅程中發現,自己生命中最深的感受是遺憾。
4.原來,自己一直都在通過寫作做著自我療愈的功課。感恩。
感恩老師溫和貼心的帶領,感恩同伴們真誠的陪伴,感恩淚水盡情的洗滌。
累了。聽老師的話,今晚要照顧好自己,早早休息。晚安。好夢。^^
(2014.12.13.隨手拍/隨手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天】
下課回到家。一頭栽倒在沙發,就不想動了。好累。經過昨天的釋放,再繼續今天更多的功課,更盡情的釋放,今天一整天都好累。這一趟,太值得。從今天的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到,今天哭紅哭腫了眼。
潛意識知道,這次自己真的做好了準備,包括毫不遲疑的立刻報名行動,包括直接提前跟公司請了明天星期一的年假,因為知道,如果可以帶出效果盡情釋放,一定會很累,尤其是眼睛,所以安排好了讓身體和心靈都可以好好安靜休息一天,這樣自己就可以毫無顧忌地盡情投入。過程中都有提醒自己,好好把握機會,不要猶豫,實現對自己的承諾,敞開心參與。這一刻,只有無限的感恩。感恩這一切的機緣。
【今天精句摘抄】
——很少機會可以這麼多人聚在一起探討悲傷。
——自我探索,就是自我覺察。
——情緒是能量,到了最高點之後,一定會遞減。所以不用擔心承受不住,也不必擔心為什麼這次的情緒不強烈。
——身體上所有疼痛的地方,就是情緒堆積的地方。
——每天花一些時間放在自己身上。聽音樂、看風景還是屬於外在的,並沒有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靜心是向內的,內觀,對自己說話。人通常把注意力放在外面,沒有掃描自己、觀察自己、體會自己。
——萬物尋求一種平衡,而不是單一的存在。沒有黑暗面,我們看不到光明面;沒有失去的經驗,你又何嘗知道自己曾經擁有。涵納,就是內在的寬容。
【今天的旅程】
1.今天繼續昨天的第三個旅程(體驗活動三):回放失落的傷痛。寫一個「我的傷痛故事」,今天分享。原以為昨天寫好了今天才分享會影響情緒的投入,沒想到一旦閉上眼睛開始敘述,進入真實的情境,淚水自然來。
2.療愈的發生~感謝的修練:寫一封感謝過去種種經歷的信。這一環,因為多年來自己一直在做著這個練習,所以在平靜且感恩的狀態中一氣呵成。
3.藝術表達(體驗活動四):完成藝術創作品,以慈悲和寬容,接納生命的光明與黑暗。在這個過程中,自己決定以「圓形」來表達自己的「光明面」,因為自己生命中充滿著太多的不圓滿,所以希望用圓形代表自己對「圓滿」的期待,也在心中祝福天下人都可以在各方面得到「圓滿」。
但是沒想到,在為圓形上色的時候,內心帶出的情緒竟然是傷感,邊塗顏色內心邊隱隱作痛。當劃到第三、第四個圓形時,突然發現,畫圓形是為了表達圓滿,但是卻看到在每一個圓與圓的中間,卻留下了必然存在的「黑色」空間。原本想要追求圓滿,卻在無形中提醒著自己,必須正視不圓滿的自然存在,只有完全接納這樣的一個事實,才能接受自己這份作品的繼續完成。
當老師說,畫完了之後,自己為自己的畫取一個名字,再簽上自己的名字。於是寫下了:「我愛不完美的我」。就像老師要帶出的主題:「萬物尋求一種平衡,而不是單一的存在。沒有黑暗面,我們看不到光明面;沒有失去的經驗,你又何嘗知道自己曾經擁有。涵納,就是內在的寬容。」
4.療愈的儀式:為自己做一個為自己傷痛療愈的儀式,經驗、感受、接納、覺察。沒想到,在這個儀式中,來到最後的爆發。自己選擇了同時與這輩子遇上的所有悲傷一起告別,也許是因為這樣的一個選擇,因為讓所有的悲傷聚集在一起,同時並排在我眼前出現,讓這個過程擁有了巨大的能量,讓悲傷和淚水如山洪暴發,同時帶出了咳和喘,去到了期待的效果。非常感恩三人小組的另兩位夥伴的真誠陪伴,竟然讓我可以如此毫無顧慮地盡情釋放,實在感恩。
5.最後,在最後一個總結分享環節:終於,我第一個舉手發言(第一天第一個環節中舉手的課題),為了好好表達自己這一趟的豐盛收穫,為了好好表達對蘇絢慧老師的感恩。因為沒想到,在七十人的大場,自己竟然可以好好投入在每一個小旅程,在每一個體驗和感受中如期獲得自己期待的收穫,總是覺得,這是老師帶領功力的真實感染力,讓人安心,讓心敞開,在一個安全且受到保護的溫暖環節中,讓人安心回到內在,安心探索,安心連接,安心接納,安心釋放,真實體驗到「被允許」的經歷,心中充滿無限感恩。
就像最後分享時說的,這一趟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讓淚水盡情流淌,清理內心累積了一輩子的失落和悲傷,讓自己的身心可以走得更輕鬆,更自在。讓自己好好與悲傷面對面溝通,再次看到了每一份悲傷帶給生命的禮物,也再次確定了悲傷無法清空的事實,只能與它們保持最適當的距離,各自回到各自的位置,成熟安穩地展現屬於各自必然存在的意義。
是的,因為深愛,才因分離而悲傷。親愛的媽媽,親愛的爸爸,小學、中學的好朋友,因為與你們有著那麼深刻的生命連接,所以才會承擔著如此長久且深沉的悲傷。今天我們彼此好好放手,讓那無限深沉的悲傷回歸大海,祝福你們離苦得樂,回到屬於各自喜樂的歸屬。我也是。輕安。重生。
(2014.12.14.隨手記/感恩)
https://www.facebook.com/soulandword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