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3日 星期二

生命力的孕育和成長,需要細心持守(表達方式很重要)



每個人都有可能不自覺的處在某個盲點的水域中。在盲點中要達成有效溝通是份艱難的任務,因此表達方式尤其重要。

要傳達同樣一個概念、訊息或理論,如果使用不一樣的表達方式,會帶出完全不一樣的感受和結果。一個好的想法或理論,需要用更加沉穩謙卑、圓融平和的方式表達,有理不在聲高,否則可能事與願違。

教育和推廣的過程,就如播種造林的過程,需要一定的耐心和安穩心,還有平常心,好好呵護每一棵幼苗,細心澆水施肥,驅蟲剪枝,幼苗才可以健康成長。如果意氣用事急於一時,拔苗助長必成災。


幼苗成長過程經歷各式風吹雨打是必然,能在風雨中成長才能擁有更強的生命力,這也是為什麼長年被覆蓋在高山上嚴寒冰雪中的長白山藥用植物,藥效更優更強的原因之一。經過嚴寒考驗的生命,生命的韌性和力量當然與溫室中的柔弱有天然之別。

當幼苗逐漸長大,樹枝健壯了,就不再擔心更大的風雨,風雨常常有,雨過自然晴。這就是播種、孕育、扶持、栽培的過程,沒有捷徑可走。

當有一天,開花結果之時,人們才會理解,原來當初那毫不起眼的小樹苗,一直在默默無聞的歲月中努力著,為人們帶來如此多的養分和豐盛。溫和堅韌的靜默力量,不需要激戰,自然會開出合一的花朵,開枝散葉,福惠四方。

P/S:關於播種和培育的道理和實踐,我堅持和分享了很多年,在重複分享和強調的時候,常被旁人笑。即使被笑,依然堅持,因為只有繼續堅持細心呵護和培育,才有可能看見成長和收穫。不是嗎?如果有機會去學習種種菜、種種花、種種樹,就會真實了解其中的道理和過程了。當看見自己用心種植的瓜果有收成的時候,那時臉上露出的會是欣慰的笑容。這是我童年時期種花種菜種向日葵的真實體驗,美好的經歷 :)


(照片:2015.11.22.隨手拍/ 文:2017.05.23.隨手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