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課題,勇敢微笑面對】——讀《善終》有感而記。期許自己,除了感動之外,可以真實付諸實踐。記得,微笑以對。^_^
『畢竟,每一個活著的生命,都是特殊的。』——馮以量
說生死,說死亡,對有些人來說,也許會比較避忌。但是對於我,不論在公在私,一直都是一個活生生的真實課題。
既然避無可避,就必須真誠面對。真正看清楚、看明白之後就會發現,死亡就像出生一樣,就像喜悅、幸福、悲傷、失落、無助和離別一樣,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一個過程。清楚了解它,也就可以比較容易地放下恐懼,安心接受所有屬於生命的每一個場景、每一個故事、每一個過程,以及每一個結局。
從小就經歷過多次生離死別,全都屬於沒有『善別』的驟然失去,所有的痛失就這樣靜悄悄地在生命中累積出沉甸甸的沒能好好釋放的深沉悲傷。最近十五年,在工作中所面對的,是看著身邊各式各樣的生命在生死之間的掙扎和努力,他們都在在提醒著我,每個生命都擁有特殊的意義,就像每個生命的時日長短不一,不可比較。生命如此偉大,同時也如此脆弱。在重症和死亡面前,所有偉大的理論和說教都變得毫無意義,唯有生命本身、疼痛、虛弱和呼吸本身的體驗,才是絕對的真實。
前天清晨,看以量的《善終》,就像電影一樣,一個個生命故事清晰地在眼前慢動作播放。安靜,緩慢,一種輕盈的沉重在眼前緩緩流動。沒有刻意和煽情,只有真誠的感動和淚水。
尊重,對每一個生命的尊重,對死亡的尊重,在每一個清晰的動作中展現。輕輕的問,輕輕的說,輕輕的複述,輕輕的把對方的手放回病床邊……。每一個輕輕的動作,演繹著讓人深刻感動的尊重和慈悲。缺少了對生命、疾病和死亡的尊重、敬畏和謙卑,就不可能有如此細膩純樸的慈悲。
正是這樣的一份尊重和慈悲,讓每一位臨終者和家屬願意打開心門,願意釋放淚水,願意安心述說、安心託付。這一份正面的感受,給了我對死亡學習最好、最沉穩的示範。感謝作者以量非常真誠、用心、體貼、坦誠、無私的分享。
『善終』就是讓臨終者安詳平靜有尊嚴地離開。『善別』就是讓臨終者和家屬之間彼此好好交代心中的話,讓長久以來深藏在心底的感受有機會好好表達、好好釋放、好好囑託。彼此原諒,彼此珍愛,彼此互道珍重,最後,好好說再見。放手,讓各自好好走。這是一個讓雙方都可以安心道別的過程。雖然心中的不捨、悲傷和淚水無可避免,那是人間真情的流露,但是在真誠接受和面對了善終和善別的過程之後,活著的人們就可以繼續安心走上屬於自己的人生路,就可以擁有『善生』的正面積極的生存品質。
『善終』,是每一個生命都必須提前學習的功課,因為死亡的別離是如此無常,不分年齡,不可預測。有了『善終』和『善別』,才能讓生者真正擁有『善生』的勇氣、力量和實踐。
生死學習,就是讓每一個不同的生命,學會及時珍惜和把握最真實的每一個當下。
以量,感恩你對生命的真實分享。沒有逃避,沒有抗拒,沒有害怕,沒有恐懼,就那樣在自然真誠的故事中,分享出尊重、體貼、柔軟和穩重的慈悲大愛。值得敬佩和學習。真誠感恩!
P/S:2012年12月22-23日的《生死兩無憾》工作坊中,以量給的30題作業,我一題都還沒開始動筆呢!:p說老實話,是逃避吧。是的,是逃避面對自己的整個生命。要真實面對死亡哦,這麼容易咩!哈哈!所以非常敬佩以量的對安寧關懷的真實實踐、推動和努力!感恩!!!
總會有那麼一刻,我會乖乖提筆寫作業的!^_^ 即使是流著淚,也要微笑著完成它。為了自己,為了家人。我願意。^_^
(2013.01.17.隨手拍/隨手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