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奇蹟的過程,就是過關斬將的過程。
首先必須先把內心長期以來固有的恐懼、逃避和執著勇敢徹底地通通放下,並且完全相信自己可以坦蕩面對一切評估的信心和勇氣,才有可能走向本來就早已經在前方等待已久的出口,看到更加開闊無限的出路和大道,勇敢向前行。
以誠信為本,何懼之有。連基本功課都沒有好好完成,只不過就是一直在逃避做功課的惡性循環。只有勇敢完成站馬步的紮實基本功,才有可能提升一步進入進階段位,這個本來就是基本常識,但長期以來都直接被忽略了。是時候清醒一下了,先來從頭學習基本功。感恩周遭貴人們的賜教和當頭棒喝,而真實勇敢地正面接受和面對弱點,是啟動開創機制的第一步。
自我反省中。再感恩。
(2017.06.30.隨手記)
荣起思库 BLOG
2017年6月30日 星期五
2017年6月26日 星期一
【與書有緣】之——《醫生,So What?》
【與書有緣】之——《醫生,So What?》
書中看見一位醫生毫無條件的謙卑之心,感動,感恩。
好久沒買書了。前晚匆匆走一趟書展,非常意外帶回的是這本書。在書海中,太多選擇反而無從選擇,文學、心靈、醫藥養生、職場...,到底該選擇哪一類中的哪一本?最後,因為這個書名,以及隨手翻動的頁面中,看見醫生作者寫的是跟病人有關的故事,吸引了我的好奇心。
今天開始隨手翻動,看見封面上這一句的最後兩幾字~『一道道疤痕』,隨手翻開的一個故事標題~『無能為力』,稍微碰一碰裡面的字句,馬上觸動了內在湧出的共鳴。
讀完『無能為力』這篇,再讀另一篇,都是走在生死邊緣的真實生命故事,當中的每一個細節動作,以及病人、家屬和醫生各自所體驗的心情和感受,都因為太真實而讓我不忍心認真追讀下去。因為裡面有好多各式各樣的沉重和心痛,還有好多讓人必須直擊面對的無助與無奈。這些,正是許多醫生每天必須面對的生死功課吧。
就在這一刻,自己更加了解了,一位好醫生必須面對和承擔的對人對己的責任和心情是多麼複雜和沉重。這也直接應對到前兩天課程的內容,與醫療人員的身心健康相關。
也由此,更加了解人們在生命和生死功課中需要多麼深厚的包容與大愛,才能真正給出無數的同理、關愛和慈悲。
讀完兩個小故事,隨手再翻動的時候,覺得不忍心繼續深讀,想要多放一些時間,給自己多一些時間,慢慢去看,慢慢去體會,在每一個生命與生命相遇碰撞的那些當下,是多麼令人敬畏和讚歎。
在『無能為力』的時候,其實是提醒我們,學習好好接受每一個生命必須走過的每一段必經之旅。唯有深深敬畏,並且深深祝福。感恩。
(2017.06.26.隨手記)
___________________
摘抄:《醫生,So What?》作者:吳奕品醫生
——光環下的白袍,潔白亮麗;脫下後,或許是一道道復原的疤痕。
『我於心不忍,心虛地告訴她我們會盡力挽救丈夫的生命。然而在我心裡,我深深知道,此刻的我無能為力。』
『我知道他活不過今夜,我束手無策,像是坐以待斃。』
『這一次,我徹底了解醫生也只不過是再普通不過的平凡人。醫生沒有讓人起死回生的特異功能,也沒有像超人般拯救世界的無窮法力,更無法決定生死。醫學浩瀚無邊,仍有許多問號是我們無法解釋,也琢磨不透的。對於能夠救治的病患,我們全力以赴;面對膏肓之疾,我們唯有學習謙卑的放下。』
——摘抄自《醫生,So What?》作者:吳奕品醫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6.26.隨手拍/隨手記)
2017年6月24日 星期六
【為守護者點燈】全國醫療人員身心健康工作坊 (主講人:曾廣志博士)
【為守護者點燈】全國醫療人員身心健康工作坊
主講人:曾廣志博士
五年前,2012年12月22日,第一次在孝恩館上生命課程,是由曾廣志和馮以量兩位講師帶出的【生死兩無憾~工作坊】,曾廣志講『生無憾』的部分,馮以量負責講『死』(這是他自己的風趣說法)。
五年後,感謝沙阿南郭林氣功主辦這場兩天的工作坊,有緣再次用足夠的時間聆聽曾廣志博士的精彩分享,包括非常中立、中肯的專業知識部分,以及他個人相關的生命故事分享,從中得到非常多的看見和領悟,是一次非常實際有效的學習。非常感恩。
兩天的學習內容太豐富了,要記錄是寫不完的,就像廣志說的:『你寫下來的(筆記)是我的(講師的內容),你感受到的才是你的。』所以很多時候還是在用心聽和感受,但是一些相關的重點還是必須記錄下來,以便今後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參考。
而這裡也只是個人筆記的再精選重點摘抄,做個記錄分享,同時感恩。
2017年6月23日 星期五
2017年6月21日 星期三
【微型隨手】 老花
【微型隨手】
| 老花 |
在眼眸中
漸漸模糊的
旅途風景
_______
| 老花 |
(2017.06.21.隨手記)
2017年6月18日 星期日
2017年6月17日 星期六
【隨手小詩】 別
別
美麗的花朵,說凋零就凋零了
就連空中的雲
都驚訝得來不及化成雨
美好的生命,說離去就離去了
在心底傷口成倍添加的沉重和悲傷
也無法塗抹改寫心中抗拒的結局
對於生命,
真的沒有為什麼,也沒有答案。
只有深深的敬畏和不忍
用力流淌在
瀰漫著遺憾和惆悵的大氣層中
不知所措
——獻給遙遠的年輕的妳。
(照片:【惜緣·祝福卡】/文:2017.06.17.隨手記)
新遊戲,新功課——繼續調心養肺,修耐心
趁著輕鬆休閒的假期,安心煮一碗養肺湯 :) <3
——『【最佳的帮助是,你保持你的高振频】,然后邀请他们来这裡与你相会。他们可能会来,或者可能不来,但这亦非你的责任。当你一放下你的责任的时候,你便可以作出更佳的回应,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不再是问题的一部分。』
從去年到今年,在忙工作的同時,屬於自己的功課也很多。
簡單總結就是,在忙工作、忙工作責任、忙著為眾多癌友做諮詢關懷服務的同時,如何及時覺察,回到自己的中心點,如何守護好自己的能量,如何活出屬於自己的輕鬆、快樂和自在,守護好自己身體和心理的健康?這部分,其實才是獨屬這份工作帶給個人的提示和意義。也就是,如何在現實生活中,照顧好自己的身心健康?這才是每個人自己的必修課。
這也是去年到今年,幾位貴人老師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同樣提醒我的同一個功課:學習清楚劃分『責任』界線。
【最佳的帮助是,你保持你的高振频】。所以,把【照顧自己的健康】放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位置,是屬於自己日常生活的責任,只能靠自己。感恩。
(2017.06.17.隨手拍/隨手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下责任LET GO OF RESPONSIBILITY】
最快被别人的负能量影响到的方法是,你觉得你要为他们或者他们的经验负责任。换言之,你承担了属于别人的忧虑和压力。
觉得需要为另一个人负责,就像把他们的包袱视为自己的,亦因此你会揹着他们的重担过活。你可以对多少个人这样做而不会觉得受不了或者生病呢?有时候,我们的病痛是源于我们承担了太多别人的问题。有多少你所承担的东西是不属于你的呢?让自己认真地想一想。
无论你有多关心一个人,你不需要为他们或者他们的事情负责。你是为你和你与他们的经历负责,但却不是为他们负责。
别认为你可以透过承担他们的东西而帮助他们。【最佳的帮助是,你保持你的高振频】,然后邀请他们来这裡与你相会。他们可能会来,或者可能不来,但这亦非你的责任。
当你一放下你的责任的时候,你便可以作出更佳的回应,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不再是问题的一部分。
全文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陸海燕/转载收藏12种预防能量渗入和为自己重获能量的方法/101544379633280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忙碌中修煉安穩定靜站在中心點
——「丹,特別的力量的確存在。可是對勇士來講,這些都是不相干的事,【別受華而不實的事物所矇騙】,勇士所能仰賴的,只有愛、仁慈與服務的力量,還有快樂的力量。你無法得到快樂,而是快樂得到你,可是,只有在你放棄其他一切以後,快樂才會上門來。」
從臉書的動態回顧常常可以看到,幾乎在每年的某些同時期,都同樣的處在忙碌中,這也許都是上天的安排。
在沒有縫隙的忙碌中如何應對每一個現象和狀況,靠的就是長年累月積累下來的『安穩定靜站在中心點』的修煉,不論是工作或身心成長,還是病痛的康復過程,其實都只不過是一個回到自己內心深處覺察和修行的實踐過程。
只要能夠看見其中的關鍵和重點之後,便可以在時時處處確定和累積自己的信心和信任,及時把握和珍惜每一個提升和轉化的機會,成長和健康,由此而來。每一個現象或問題都是一個學習的借鏡和機會,感恩所有,祝福所有。
(2017.06.17.隨手記)
2017年6月14日 星期三
超級團隊組合~感恩
這一趟前後連續 5 天的行程,與超過10個聯辦和贊助單位合作,從三個多月前與楊博士探討活動策劃的起始,過程,到現場完成,以及後續處理,身為身在其中的一份子,就能清晰看到和感受到,一個各式才華潛能聚合的團隊組合是多麼的重要,只有這樣,變形金剛才能順利完成不可能的任務。是的,每一位都是其中的關鍵成分,一個都不能少,包括這張照片的掌機人。
特別要感謝特地從台灣遠道而來的孫苓獻博士,連續幾天馬不停蹄舟車之勞,為各渠道的聽眾,提供非常專業且清晰易懂的【癌症預防與中西整合治療】的概念,讓每一場現場的聽眾都真誠讚歎和感恩!連續 9 年的專業精神,令人深深敬佩!感恩!
連續幾天的行程順利完成,大家都累了,要好好連續幾天早睡,把精神和體力補回來喔。好好照顧身體,多保重。
欣賞和感恩每一位,超級棒組合!感恩!
(照片:2017.06.12.拍攝 / 文:2017.06.14.隨手記)
2017年6月9日 星期五
看見惆悵的模樣~文字癮上身 · 百忙中見縫插針隨手記
文字癮上身 · 百忙中見縫插針隨手記
【之一】一個晃神,看見『惆悵』的模樣
偶爾,常常,在熱鬧的人群氛圍中,會突然想到一句話或一個有趣的話題想馬上跟她嘰嘰喳喳說,或者會突然在某一刻想聽到另一個她響亮的笑聲,或是以為她的Like會在某一秒出現。然後一個晃神,發現那些都已是永遠不可能的事,她們已經真實的消失了,永遠找不回的身影。
就在那許多偶爾出現的一個半秒鐘的晃神途中,看見了什麼叫做『惆悵』,那一抹漂浮的模樣。
然後在下一個半秒的回神中,知道了什麼叫做覺察和當下,回到清晰狀態中。
2017年6月8日 星期四
2017年6月4日 星期日
貴人 · 貴語 · 珍貴禮物——沒有對手,都是夥伴和老師
1)前天下午下班前,一位久未見面的前輩貴人好友打電話來,一開聲就展現她依然保持著中氣十足洪亮有力的聲線,滔滔不絕說了半個多小時。
真的,已經一整年沒有好好彼此分享內心的聲音了。一年的時光過去,從時光的漏斗中篩去了許多沉重的石塊,而那些輕盈真摯的,依然那麼清晰單純地漂浮在心中,安靜地存在著,一點也沒有變。
在半個小時的電話交流分享中,她說出了許多智慧之語。比如:
2017年6月3日 星期六
穿梭 · 傳說
穿梭 · 傳說
穿越時光隧道的狹縫,與車水馬龍擦肩而過,從遠古天地走來,沒有對手,沒有畏懼,沒有期盼,沒有終點,只管走路。
(照片:2017.06.02.隨手拍.by意馨/文:2017.06.03.隨手記)
2017年6月1日 星期四
能量更新之啟動隨手記
1)進入6月,上半年的最後一個月,開始忙碌的月份。
2)今天的行程很滿,很感恩。經過沉澱和醞釀之後,行動力啟動。
3)對於一個被治療放棄的生命,誰也無法判斷是否會有奇蹟發生,做為旁觀的陪伴者,能夠做的就是,用溫和的愛圍繞她,陪著她走過每一個日落和日出。這是生命在最後旅程中應該擁有的呵護和尊嚴。
4)重建比摧毀艱難,康復的過程提升自愈力是關鍵,健康成長和康復的過程靠自己,自己的信心、覺察、實踐和努力。自助者人助,助人者天助。
5)感恩所有。祝福所有。無條件。
(2017.06.01.隨手記)
2)今天的行程很滿,很感恩。經過沉澱和醞釀之後,行動力啟動。
3)對於一個被治療放棄的生命,誰也無法判斷是否會有奇蹟發生,做為旁觀的陪伴者,能夠做的就是,用溫和的愛圍繞她,陪著她走過每一個日落和日出。這是生命在最後旅程中應該擁有的呵護和尊嚴。
4)重建比摧毀艱難,康復的過程提升自愈力是關鍵,健康成長和康復的過程靠自己,自己的信心、覺察、實踐和努力。自助者人助,助人者天助。
5)感恩所有。祝福所有。無條件。
(2017.06.01.隨手記)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