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1日 星期五

該怎麼樣做選擇? 這是癌友和家屬最無助的疑惑



該怎麼樣做選擇?
這是癌友和家屬最無助的疑惑

康復過程的第一步:
選擇一個比較安全有效的【整合規劃】是關鍵

【信心來自哪裡?】

不論對生活、工作或病症治療各方面的方向和方法的選擇,最重要需要【信心】的支持。

為什麼會相信,是因為真實看到,親身真實體驗過,所以知道其中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不相信或者懷疑,是因為還沒有機會或者沒有把握機會用心用時間用耐心好好嘗試一次。

2017年3月28日 星期二

在哲學與美中飄過——如何尋找心靈的落腳點?(我感恩·隨手記)



昨天,看紅姐姐兒童舞臺劇《找到了》,有很多感觸。從交流環節了解到,這出劇的其中一個目的,是給做父母的一些探索或啟發,當小孩長大了,獨立飛翔了,不再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幫助的時候,身為父母的,該如何在生活中,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生命和活力?當深受歡迎的紅姐姐不再被需要幫助的時候,她該怎麽活?

2017年3月27日 星期一

空杯注活水,枯木生新枝




空杯注活水,枯木生新枝

日子一直在運轉,時間一直向前走,
每時每刻身邊都有各種事情在發生。

經歷過種種考驗和淬煉的心,
正是在這種種的過程和體驗中勇敢成長。

哭過痛過之後,跌倒氣餒之後,
正是讓生命重生和成長的關鍵機遇。

所謂成長,並不是保證不再跌倒,
而是要在無數次跌倒的過程中,
學會讓自己的身和心越來越迅速地站起來,
繼續堅定地提起勇氣,勇敢過關。

不沉溺於落葉飄零的低谷,
勇敢向上發芽生枝,
這是大自然樹木花草續航力生生不息的品質。

對不起
請原諒我
謝謝你
我愛你

发现身边的小幸福,感受{感恩}赐予生命的力量。


(2016.03.27.隨手拍/隨手記.LHY)


https://www.facebook.com/soulandwords

【生命中最忠誠無悔的好老師】(2016.03.26.隨手記)




【生命中最忠誠無悔的好老師】
——讀【为什么舞蹈教师必须严格?】一文有感而發

是的,不論是在舞蹈、藝術中,或是在生活和工作中,其實都是同樣的道理。

而最嚴格嚴厲且毫無情面可言的老師,就是日日相伴的現實(更準確地說,是殘酷的現實)。

有很多時候,身邊的老師可能會心軟給你鼓勵和讚美,但是真實的『現實老師』必定給你看到最真實的結局。

2017年3月26日 星期日

康復的過程,到底簡單在哪裡?複雜在哪裡?




康復的過程,到底簡單在哪裡?複雜在哪裡?
不同生命選擇各自不同的功課和方向

【看似簡單的——身體層面處理】

其實,如果單純從身體方面來說,處理癌症應該可以很簡單。

就是及時把握『兩個關鍵點』——【專業的治療計劃(treatment plan)】【及時把握黃金治療期】,及時處理身體裡面的腫瘤(癌細胞),及時處理發炎和敗壞的組織器官等肉體上的看得見的症狀。

從理論上來說,使用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公認最專業、最先進的西醫醫療計劃、高端的醫療器材、激烈的藥物、專業的手法等,是最快最有效的處理方式。直接切除,直接消炎,直接毒殺和放射讓癌細胞死亡,這樣的快速方法,從理論上來看,應該可以直接快速清理掉身體裡面的敗壞、發炎、異變的細胞和組織,也應該是最快速的解決方法。

那麼,為什麼同樣的一套方法,對有的患者長期有效,多年健康不復發;而對有的患者只是暫時清理了,但在幾年內又復發;對有些患者甚至沒有效,或者完成治療後幾個月快速復發和惡化?原因是什麼?

2017年3月25日 星期六

两个关键点——【专业的治疗计划(treatment plan)】【及时把握黄金治疗期】



好友分享说:『觉得癌症 这回事 还是得往"灵"这方面去解码。有时候, 某一刻当下的领悟 , 或许是层层纠结的最表面那层 , 然后再一层一层的去揭开去抛开 。 "灵"悟, 也讲缘分。』

是的,没错,要达到『灵』悟。但那是比较高且深的层面,要讲缘分。其中还与情绪、心理、关系、压力、心态、社会大环境对癌症和治疗的既有设定等等许多方面息息相关,所以才会有癌症的出现,也因此让癌症的处理那么复杂。

在一般大多数情况来说,能先把表面那层(身体)弄懂、理清就已经非常不简单,这当中,病友周围的『关系』直接会对他/她产生极大的影响力。如果身边周围给予的讯息或建议是杂乱或缺乏可信度,就会直接影响或打乱了医疗团队原本可以比较简单有效的治疗疗程。如果是早期状况,可能还有稍微足够的时间给病友去走一趟冤枉路再回头。但是如果发现时已经不是初期,就没那么幸运了。

【與癌同行】拿起什麼?放下什麼?一輩子的功課(2017.03.24.隨手記)



今天到SJMC醫院探望好朋友,坐在病床邊,細心聽她講故事。連續兩個小時的真實生命故事分享。過程中,看著她虛弱,反胃,連續嘔吐,吃不下,頭暈,這是第一次化療後副作用的真實呈現。坐了一個多小時,看著她吐了好幾回,有些於心不忍。

於是說:『妳也累了吧,還是讓妳好好休息,我們先回去吧?』

她說:『不會,我Ok,我不需要休息,我想聽妳講話,我很想見到妳。』

於是繼續坐下來,繼續聽她講故事,講她在患癌這一年裏遇到的各式各樣不可思議的事情。不得不非常佩服她,竟然可以走過那麽多的挑戰和考驗,而今又繼續著另一個考驗的過程。這是一個非常勇敢且堅強的生命,也讓人感覺非常心疼。

2017年3月23日 星期四

痛苦的考驗需要被經歷



好友開始經歷第一次化療的過程,第一次開始體驗副作用帶給身體和心理的痛苦。作為旁觀者,自己無法真正幫她分擔那份痛,也無法為她減輕那份苦,唯有盡一份心意,默默為她祝福。

親愛的朋友,要好好面對,這是化療必經的過程,會過去的。面對這些不舒服症狀,自己的處理方法很重要,包括食物,雖然嘔吐吃不下,但是還是要讓自己少量多餐吃下一些東西,這時候不需要戒口,最重要是要有體力應付接下來的療程。

多想些開心和感恩的事。妳可以的,這是很多癌友都經歷過的過程。經歷了這個最痛苦的過程,對生命的看法就會有一個大轉變,這是讓心靈跨越到另一個更高層次的考驗和機會。
能夠看見妳的照片真好。虛弱了一點點,但妳依然還是那麼美。

安心面對它,多靜心。對自己身體最不舒服的地方,真心誠意地對它們說: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

為妳獻上無條件祝福。__/\__


(照片取自網際網絡/ 文:2017.03.23.隨手記)

https://www.facebook.com/soulandwords/

2017年3月21日 星期二

走過黑暗,與光明相遇(2012.09.01.隨手記)




「遇見如此剛硬而獨特的黑暗,也許是一種殊遇。
它使你成為俯首探望過深淵的人。」——安妮寶貝

我相信,那的確是一份殊遇。
如果曾經經歷過黑暗的深淵,
看見過生死一線的懸崖峭壁,
就會懂得黑暗的驚心動魄,以及黑暗的力量,
那是生命中險惡與希望的拉扯。

在「強烈的震撼」與「強烈的沈默」之中,
或是無力地墜落深淵,
或是奮力騰空起飛。

生命力的脆弱或堅強,
便在那一刻完成定格的雕塑。
脫穎而出的,必定是內在真實的自性之光。

能走過黑暗,與光明相遇;
或能在黑暗中點燃自己內在的光,不被黑暗吞沒;
甚至能夠坦然回首,
尋找黑暗賜予生命的神秘禮物,
那是何等幸運。

堅忍的生命,值得祝福。

(照片取自網絡 / 文:2012.09.01.隨手記)

2017年3月20日 星期一

關不住的靈感和文字,就是要飛翔(2017.03.20.隨手記)

1)今天雖是自己的假期,卻埋頭專注腦力激盪一整天。

2)是很好的頭腦訓練,因為面對的是那些自己最不敏感的數字,繼續學習和數字做朋友。

3)還有就是文字,閉關了兩年的文字水域,這幾天重新啟動和整理,才發現,單單只是在自己這個臉書頁面累積下來的文字竟然三天也整理不完。所以雖說是兩年閉關,也只不過是關閉了某些儲存文字的窗口和天地,而靈感和文字本身嘛,是怎麼樣也關不住的,就是要飛翔。

4)某些工程準備啟動了,這三個月潛藏在冰山下面的壓力開始浮現了。好好面對,相信所有。

5)忙了一整天,該讓身心早點安心休息了。明天還是要繼續。感恩。

(2017.03.20.隨手記)

對生和死的敬畏(2015.06.07.隨手記)

刻意對尼泊爾和神山的災難保持靜音,是深知自己沒有足夠的力量去化解什麼,唯有在心中默默祈禱,唯有老老實實做好每一天必修的功課,虔誠真誠善待每一天遇見的每一位有緣人,我想,這是自己為這個地球、為這人世間所力所能及的貢獻和力量吧。

靜音,不語,有時候是因為事件太沈重,沈重得無法用語言或文字表達內心的痛,無法用文字化解心中那份深沈的無助和無奈,唯有在安靜的心緒中同感周遭人們對事件和逝者那一份深切的情感連接。

轻柔的离别(2015.05.13.随手记)

最近的功课,是生死。

刻意对尼泊尔的灾难保持静音,是因为知道自己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化解什么,唯有在心中默默祈祷,唯有老老实实做好每一天必修的功课,虔诚真诚善待每一天遇见的每一位有缘人,我想,这就是自己对这个地球、对这人世间力所能及的贡献和力量吧。

这两天,送走了一位长辈牧师好朋友。能够有机缘参与他生命中最后一段日子的陪伴,是最大的福气。牧师是一位那么慈祥、那么温文尔雅的长辈,身体有癌吗?到了癌末吗?真的完全感受不到。每天只看到他安静轻柔的姿态,安静地坐着,安静地微笑,轻声细语,安静地与太太相伴度过每一个在一起的日子。即使在公园晨运,也是独自安静绕着莲花池漫步,一圈,两圈,一直走到生命的尾声。

他对自己的生命、对太太、对我们团队伙伴的信任是如此安静、如此温和、如此全然的临在,没有一点急躁或焦虑,只有安静的微笑。

还记得三个星期前的那个星期三,牧师说:“因为自己是牧师,关于生命、生死及心灵层面的了解和修习早已经知晓,都很清楚。”说着的时候,依然微笑着,安静地点点头。

一份如此平静的离开,就像那一片安静飘落的树叶,温文尔雅,安静,温暖,微笑着,飘零。这是一份善别的温暖厚礼,连伤感都安静得那么轻柔,泛起轻柔的涟漪……

轻轻感恩,轻轻相送,并且祝福……


(2015.05.13.随手记)

獨特使命




終於領悟到在這個工作領域的獨特啟示,它是企業,必須在競爭和壓力中努力生存和發展。

同時,它又是健康事業,必須懂得如何引導重症癌症病友走過曲折輾轉的身心康復之旅。

企業經營者或專業服務者在無可逃避的壓力、忙碌及交錯複雜的關係中周旋,若不懂得及時處理身心累積的潛在壓力,就是導致癌症的主因。

在癌友康復的引導過程中,提醒對方放下、放松、改變、轉化,是必要的功課。

在這個生命探索的過程中,終於領悟,自己要學習和成長的是,必須發現一個可行的方法,讓自己和他人,如何在實踐健康之道的同時,完成肩上承擔著的責任和使命。

放下和承擔,放鬆和責任,在這看似永遠不可能相等的兩個重量之間,如何找到一個讓它們平衡共舞的著力點,正是這條道路上的所思所修的終極課題。

這就是自己的天命——發現一個平衡健康,和平富足,開闊豐盛的自在喜悅生存/生活之道。


(圖片取自網際網絡/ 文:2016.03.15.隨手記)

https://www.facebook.com/soulandwords

2017年3月19日 星期日

【與癌共舞】 看見活出力量的神蹟(2016.03.15.隨手記)




一位相識多年的朋友,分享了她親身的抗癌經歷,絕對精彩絕倫的生命故事,讓人深深敬佩。

她走過了所有最艱難和最嚴酷的過程,體驗了上天對一個生命身體和心靈的最嚴厲折磨和考驗,甚至已經去到生命的最最尾端,卻依然能夠憑著一股堅定的倔犟和信念,讓自己度過難關,回歸健康。

獲得她的允許,探討了自己心中的疑惑,並分享自己的收穫,到底是什麼東西,讓她在每個最危難和痛苦的時刻,依然駐守著自己的生命和呼吸?

雨水洗滌後的清晰——蘇絢慧老師「失落經驗自我探索與悲傷轉化工作坊」(2014.12.13-14.孝恩)



記得去年年尾是張太極力推動我去聽蘇絢慧老師的這個主題演講,但是沒有參加去年的工作坊。當時的感覺是,時間還沒到。

今年在FB上看到以量放出的工作坊宣傳單,馬上、立刻、毫不遲疑地就上網填寫表格、過賬報名費。

今天,第一天(第一次)現場上課。終於真實感受到,在工作坊現場跟著老師的指導,老老實實完成每一項功課(每一段旅程)的效果是多麼明顯。明知道累積的悲傷有多深多重,但就是沒有機會好好地盡情釋放。今天,終於讓淚水像打開的水龍頭一樣盡情流淌,連陪伴的同伴都說,你的眼淚很自然一直流下來……。

歐洲身心治療師Yvonne de Bruijin(2011.07.27.隨手記)


一份意外的豐盛禮物,感恩~~

昨天,難得與來自台北的朋友、“心綠州”的負責人Gin在吉隆坡相見。更難得的是,Gin也為我們帶來一份完全出乎意料的豐盛禮物——荷蘭籍的歐洲執業身心治療師伊凡•德布奧恩(Yvonne de Bruijin),一位有十二年聲音療法經驗的治療師,以及她的夥伴、高齡82歲、氣質出眾的Addy女士。

生死兩無憾~曾廣志+馮以量 工作坊(2012.12.22.隨手記)



在曾廣志和馮以量兩位老師生動、體貼的演講中,感受死的沉和痛,看到生的輕和喜。在滿滿的收穫中,有提示、有學習,有感動的喜悅,有知足的感恩。

完成了第二天的工作坊後,仔細回想一下,
這個兩天的『生死兩無憾』工作坊,
讓我感觸最深、印象最深、覺得最特別的,
說老實話,就是當中經歷的情緒起伏的落差非常大。
這是我第一次,
在同一個活動中、在同一天中,
甚至在同一個環節的同一個小時中,
同場的四百多位學員在一起,
談生說死,又哭又笑,
有毫不掩飾的悲傷的哭泣和淚水,
更多的是毫不保留的開心的笑聲和歡樂。

在這樣的一個對比和起落中,
我們一起完成了一個對生和死的圓滿的體驗和學習。
這樣的一種悲喜交錯,這樣的一次生死學習,
這樣的一份豐富圓滿,
就因為來自兩位相似卻又不同的老師。
就像兩位老師一直強調的,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

讓人悸動的殘忍與慈悲~~在Life of Pi中看到的影子(2012.12~2013.01.08.隨手記)



在Life of Pi中看到的影子——看完電影後有許多感觸,當時寫到一半,就擱筆忙碌。今天再讀,覺得也是對自己的一些提醒。

××××××××××

說老實話,
電影裡頭,讓我非常懼怕的
那隻兇猛威武的大老虎,一直印在我的腦海裡。
看著電影的時候,對這老虎有一種非常濃烈的矛盾。
看到它在飢餓時飢不擇食的凶狠殘忍,
無法讓人不心生畏懼,無法不處處提防,無法不保持距離。
但是,在Pi的每一份努力中,
當老虎填飽肚子恢復平靜狀態時,
我總是希望在下一個鏡頭,或在再下一個鏡頭,
可以看到老虎被Pi馴服,成為Pi的朋友,
甚至希望在某個情節中,
可以看到老虎在危難中捨命救主的感人場面……。
尤其是在那個風平浪靜的夜晚,老虎靜眺夜空的鏡頭,
讓我充滿期待的夢想。
加上這幅宣傳海報的照片,我一直想像,
也許影片的結局是Pi和猛虎一起迎向來救他們的大輪船,
然後一起在海港威風地走下輪船,走回動物園。

【生命是如此勇敢,如此堅強】~找回自己的心,跟隨自己心(記人生動力圈工作坊)(2012.11.19.隨手記)

【生命是如此勇敢,如此堅強】~找回自己的心,跟隨自己心(記人生動力圈工作坊)(2012.11.19.隨手記)


——經過這次的工作坊,我才真正體會到什麼是真正的『了解』、『理解』和『諒解』。口說無憑,唯有真真實實地體驗和感受,才能打通真心諒解的通道。(記2012年11月17、18日人生動力圈工作坊)


上個星期忙了整個星期,
感覺上好像已經過了好久的感覺,
但其實好多的事情和感覺都發生在這一個星期中,
真是好奇妙的事情。

Gin的人生動力圈課程順利完成了。
第一天的講座是理論課,她用非常簡單易懂的方式,
讓我們了解了生命的四個層次:身體、情緒、心智、心靈,
也讓我們了解了什麼是“人生動力圈”,
同時為第二天的實踐課程打了個強心劑。

【病苦】之【生命的功課】(2011.11.03.隨手記)


清晨八點三十七分,一位家屬來電。她七十歲的母親昨晚一整晚全身疼痛,吃了醫生開的PANADOL也無法止痛。疼痛一直延續到今早。這位女兒說,聽著母親在夜裡因為疼痛發出的叫喊聲,看到母親逐漸失去意志想要放棄的虛弱和痛苦,而自己在母親身邊卻完全幫不上忙,覺得很無助,很難過……。

生死邊緣的人生功課 (2011.08.03.隨手記)


有的人,因為身體的病痛,要好好睡一覺,對他們來說,是個奢望;有的人,因為身心的重症,在生死線上努力珍惜着每一個呼吸,每天清晨能夠如常睜開雙眼,對他們來說,是最大的感恩。而我們呢,因為看似完好而無憂,把睡和醒看著理所當然,在無知無覺的迷糊中,不知道這閉眼睜眼中所蘊藏的恩賜與感恩。學習珍惜每一個當下,才能讓日子在平凡簡單的行走中,累積生命應有的意義。


* * * * * * * * * * * *

『生死邊緣的人生功課』


剛才,一位癌友來訪。

她來拿三箱TXL。她特地請櫃檯的同事叫我出來,說是想看看我,跟我聊聊天。

我以為她只是來拿TXL。走到櫃檯旁看見笑容滿面的她,覺得非常的安心,於是開心的跟她聊天。

【記錄/分享】聽旭亞說榮格~~英雄之旅 ——2011年八月遇見榮格之旅



這是有關榮格心理學的兩天課程。之前有些擔心內容會是大理論的枯燥。但是臨床經驗和教學經驗都非常豐富的呂旭亞老師,把內容非常龐大的一個心理學門派,用自然生動的方式,濃縮、簡化式帶出,途中完全沒有冷場和乏味,只有擔心下課時間快到了、心中還有許多問題、希望可以偷偷延長課時的渴望。

這次上課,是以一份輕鬆聆聽的心情參加。畢竟不是做心理學研究的,只是為增加知識,了解自己,沒有給自己任何壓力。所以兩天八個小時的課程,都以專注聆聽為主,只是偶爾記錄一些對自己有感覺、有提醒作用的詞句。在這裡做個記錄,只是節選、摘抄,或是一些個人感受,作為自己的學習和提醒。所以都是日記式、精華式的隨手記錄。

親切的老師——旭亞

老師要求學員都直接稱呼她的名字——旭亞。旭亞是一位非常親切近人的好老師,課程中處處看到她對學員切身感受的細心和體貼。她的講課方式,自然輕鬆,讓人沒有壓力,聽著非常舒服。沒有說太多深奧的大道理,用故事個案分享式的方式,加上三兩個圖表,帶出一些榮格的潛意識基礎理論。

【與癌共舞】之 堅強慈愛的老人家



(2010.08.04.感恩/記錄)

閱讀著15歲少女阿蔚的故事,心裏同時想起另一位年長的癌友,一位72歲的婆婆。

老人家兩年前患上腸癌,經手術治療,拒絕接受化療,看中醫,練氣功。從去年到今年,她身上的癌細胞放肆地佔據了她的肺、腸、肝,整個右腹部因腫瘤而腫脹。她依然只看中醫,服中藥。前個星期,兒子終於上門詢問TXL,希望給母親服用。


老人家的心

前天,兒子帶著母親上來。老人家體形瘦小,手臂和手背的皮膚上以及慈祥的面孔上,都精細地描繪著歲月留下的深沉優美的痕跡。

【與癌共舞】之 抗癌少女的風采 ——“欢呼吧!为癌症欢呼!=D”


(2010.08.04感恩/記錄)

因為工作關係,每一天的生活,都行走在癌症病友和家屬的中間。與他們擦身而過,與他們深談,與他們互相鼓勵,與他們道喜,與他們告別。

這麽多年過去了,今天才發現,其實自己一直還沒真正走入癌症病友的心中。

今天清晨,以一份非常寧靜的心,仔細閲讀了一個非常特別的部落格。格主是一位來自馬六甲的15歲少女,她是一位第三期淋巴癌患者。讀著她的日記,看著她每一次的治療以及每一天心情的變化,心裏有很深的感受,突然發現,自己從來沒有像這樣去真正了解一位癌症病人的心。

三年之念(紀念父親)


爸,這些天,我都在想,當這個日子再次來到的時候,我該做些什麽?今天重讀當年的記錄,從2013年3月20日到3月31日,關於與您道別的文字記錄,共有13,562個字。那是一份最真實的及時記錄,在您離去之後。

生命的奉獻為生命(紀念摯友翠芸)




翠云,今天早上在星洲日报看到这篇报道,心中无限感慨。

想起2015年8月份你在用心推荐这个活动的过程,你的那一份用心啊,真的是毫无保留,全心彻底的单纯和无私,有时让人心疼。后来,问起海瑛这项筹款活动是否有在进行,她说:『有啊,都是余仁生各分店同仁私底下默默进行,邀请他们家人和朋友,还有客户,一人只限捐1元。』因为很低调,所以后来也就在忙碌的时间流逝中又模糊了。

2017年3月18日 星期六

A Monster calls——【一份走在生死边缘的旅程,來自心靈的呼唤和醒悟】



融合了文學、心理、哲思、插畫、奇幻於一體,帶出一份對生命極度深刻的探索和省思。是一場現實與夢境、人與人、生命與心靈的直擊對話,沒有粉飾,沒有逃避,只有最直接的對視與較量——怪樹直逼處於懸崖邊緣的Conor:『說出你心裡那些真實的實情,那些讓你寧願去死也不願意說出的實情!』

如何走過和穿越生命中必須真實面對的種種不堪和情緒,如何為封閉的情緒找到釋放的出口,是這部影片同時帶出的實際呈現。

——『生命不是用文字詞句來書寫,而是用行動。你怎麼想並不重要,你怎麼做才重要。』

——媽媽對兒子說(Lizzie):We see the life in the eyes. Life is always in the eyes.

——最後,媽媽對兒子說(Lizzie): It's okay that you're angry. I'm angry too, and if you need to break things, by god you break them. I wish I had 100 years, 100 years I could give to yo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份走在生死边缘的旅程,來自心靈的呼唤和醒悟】

感覺上,幾乎是在親眼旁觀一個與臨終親人道別的過程。

【癌症學習 · 健康實踐】之——打开大门,欢迎光临 (2015.12.19.癌友感恩聚会.随手记)




【癌症學習 · 健康實踐】之——打开大门,欢迎光临
(2015.12.19.癌友感恩聚会.随手记)

——不论周遭的世界如何变迁,家的温暖一直都在。恒温。安稳。随喜随缘在心中。
——【打开锁头的钥匙,就在自己的心里。】

每个人都必须真实走过属于各自的生命过程,该走的路,该做的选择,会遇到的境况,都不是可以事先预定的,不论是好是坏,几乎都是突然发生,然后给我们很多的打击、折磨、考验和磨练,或者惊喜、学习、提升和成长,这是每个生命都必须真实经历的过程。

也只有在走过了每一段必经的过程之后,在很远很远的长途的那一端,回过头来再眺望,才发现,哦~~,原来生命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然后深深臣服,深深敬畏,也深深地懂得其他每一个生命必须经过的苦和痛,以及在长途的远方必定能够收获的礼物和恩赐。

最近有朋友问我,你对身边不断发生的各种事情怎么看?怎么想?

凝视半百的模样(文/ 陆海燕)


记得从前很年轻的时候,大约22岁吧,住在广州暨南大学的集体宿舍,常常在自己床位书桌的小角落里看书、写日记或戴着耳机听歌,那是让自己躲藏也是让灵魂出游的最简单方式。有一天,看到跟年龄有关的文字,那个当下心里想,我才不要活到那么久那么老呢,40岁就已经很老了,40岁就够了,不要活到50岁。当时那个自幼失去原生家庭,没有家、没有根、没有任何依靠的孤独灵魂,就像漂流的浮萍,对世界没有什么依恋,随时随地可以消失无踪。那个声音一直很清晰的留在记忆中。

日子照常顺利地在艰难坎坷中走过,有时走得相当辛苦,辛苦得忘记了岁月这件事。

在与困境甚至自认为绝境面对的时候,不知不觉就走过了40这个数字。当时忙着应付现实的残酷,忙着在困境中使尽全力和法宝与现实中的柴米油盐应战,曾经心中的那个声音自动被忽略成静音。如今回头重看迈入40岁的那几年,确实真实地经历了一次生命和灵魂的挣扎与考验。

【關於夢想】




走過了一年,關於夢想,我想說的是……生命的力量在於不屈不撓

去年今日,自己為自己完成了此生最大的夢想——擁有一本自己寫的書。從前,夢想一直真實地藏在像永遠那麼遙遠的夢中;如今,夢想終於真實地活在如幻如夢的生命中。從前,在如夢如幻中期待;如今,在如幻如夢中欣喜安心。

沒什麼,完成夢想,其實就是一個讓自己突破生命中的重重障礙,陪伴生命和心靈在逆境中破關和成長的旅程,過程極其不易,或者說,在突破障礙的過程中相當艱難,必須面對自己內在隱藏最深、最脆弱的部分,看見它,承認它,面對它,最後要提起勇氣,堅定勇敢地穿越它。夢想,就是在遠處引領自己,在身旁陪伴自己,堅定走過生命重重關卡的溫暖和夜明燈,是最真實,最忠誠,最堅定不移不離不棄的心靈伴侶。

直到夢想真實實現了,它依然安靜地陪伴在身邊,在在提醒著自己,曾經的日經月累,曾經的難行能行,以及每一個今天和明天的可貴和恩賜。它陪伴著自己,守護初心,守持平常心,修習安穩心,一直安心坦然向前走。

心中有定點,方向清晰安穩,便可自在,如如,繼續走過無盡頭的旅程。

(2015.12.18.陸海燕/隨手記)

https://www.facebook.com/mygiftoflife/

平凡真實且珍貴的生命文字



有時候,會突然莫名地很想讀讀自己的書,這是有一本自己的書的好處之一。突然想讀自己的文字,並不為什麼,只是想重溫一下自己的文字和感覺,於是隨手拿起書本隨手翻閱,用心品讀其中一兩篇或一兩段,便心滿意足。

今晚隨手翻到的是關於祝福卡作品展的文字,讀著的那刻,突然回到當時的感覺,讓自己再次看到了自己最初的初心,不論是祝福卡的製作,或是第一本書的出版,都是一樣的用心和單純,都實踐著同樣的心願和堅持——不論條件如何,都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完成屬於自己的夢想。

『困境中的生命之美——宇宙中“美”的存在,就是一份對生命最深的祝福。』

今天再讀這些真實的故事、真實的文字,內心充滿了感恩,感恩自己能夠如此真實地為自己留下真實的文字,這正是自己心中所期待的第一本書——真實的生命記錄。

謝謝自己,能夠如此勇敢地面對,如此坦然地展現。接下去的道路,也該繼續如此走下去。

(2015.07.28.隨手記/陸海燕)

https://www.facebook.com/mygiftoflife/

安静的角落,静待花开




安静的角落,静待花开

日子总在各式各样生活和工作的忙碌中周旋,常常就这样忽略了这个安静的角落。但是并不会有多余的担心,因为深知书本存在的意义,文字的旋律,就是美好的静音,在什么也不说的当下,已经把周遭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后也就无需再多说什么。

喜欢书本,喜欢文字,就是喜欢这份谁也无法逆转或反叛的安静。这世界需要这一份安静和如如不动来平衡另一头永无止尽的急速躁动和轮回的旋转。它并不是因为谁的鼓噪或安静而存在,但却必须在所有澎湃的激流中安静下来,才能够看着那一笔一划在眼前慢慢舒展开来,成为它必定存在的一份静音姿态。

文字和宇宙一样宽广无垠,没有分别,没有排斥,包容一切,就是那样安静地面对面看着留下每一个字句的每一颗心;不论晴雨,安静守候,就那样永恒地守候着那个安静的角落,静待花开。

(2015.03.29.陆海燕.随手记)

https://www.facebook.com/mygiftoflife/




东方日报 - 滚动系列  2015年03月13日 | 记者:刘思敏

全民出书潮(5):及时圆梦书写人生

陆海燕出书,在某种程度上,告诉了身边人一件事:不是非得等到一切都完美了,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她说:「这本书的出版,证明了出书不一定要是专业人士,或是很有钱才能办到。」陆海燕出书,在某种程度上,告诉了身边人一件事:不是非得等到一切都完美了,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她说:「这本书的出版,证明了出书不一定要是专业人士,或是很有钱才能办到。」

大病一场,让陆海燕醒悟很多事情不能等,为圆自己一个出书梦,她透过本地网络集资平臺「圆梦工厂」为出书集资,並在去年年底出版了《在困境中发现生命的礼物》,一本集结了多年心情故事的散文集。

之所以用困境做题,是因为她的人生確实经歷了和经歷著大大小小的坎坷。她的原生家庭破碎、她在11年前离婚,辛苦地独力带大一对儿女;她在2012年患上肺结核;2013年送走了情深缘浅的父亲。「2014年,灾难频传,而我不希望自己一事无成,所以便定下目標,无论如何,一定要在2014年结束前出一本书。」书本顺利在2014年12月30日出版,连书號都来不及申请,「我知道如果当时不做,就会拖个没完没了,所以我选择接受缺陷。」

第一首歌詞《有愛有希望》



第一首歌詞《有愛有希望》
2013年10月13日

一首獻給癌友與家人及照護者的歌——《有愛有希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cBEsW7zS0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cBEsW7zS0c

演唱:李佩蓉 Vion Lee/和音:潘沁珈/录音师:Benson Liew/作曲、編曲、音乐制作:张龄之/作詞:陸海燕/ 录音室:Bosh Music Studio/拍摄、剪接:冯意伟/M Harmony/MONO MUSIC/Bosh Production Studio/東保企業/國際癌病康復協會 馬來西亞分會

一首獻給癌友與家人及照護者的歌——《有愛有希望》

讓人感動的製作,一年的孕育——終於終於!終於等到新生的小Baby誕生!終於守得云開見月明!哈哈,感動得不知該怎樣形容了!謝謝翠珍(齡之)的最終完成——用近一年的時間,完成一首主題曲。對於了解翠珍的人來說,這似乎是一個艱難的任務。但是,最後終於趕在2014年之前完成了!翠珍,你這次的用心和努力,真的讓我好感動!感恩!^___^

《谢谢你》 一首歌的诞生(2014.02-2015.01.25.随手记)




《谢谢你》 一首歌的诞生(2014.02-2015.01.25.随手记)


《谢谢你》三人组合(右起:曲、词、唱)《谢谢你》三人组合(右起:曲、词、唱)

《謝謝你》MV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JSs_MyHpMY&feature=youtu.be

看到周围的助缘和祝福越来越大,只能说,必须知福惜福,必须更加加倍地用心,诚惶诚恐,谦卑敬畏。对于生命的态度,就是这样。感恩。所以,请原谅我,跟着感觉走,先在这里整理个人感受的记录和感恩。

一直希望可以尽快完成这篇记录,但是就是非常意外的等候了好久好久,一等就是一整年。到今天,终于可以安心地让它有个圆满的尾声。

【再走过一个关卡,继续前行】让新书安心美好地面对有缘的读者





【再走过一个关卡,继续前行】让新书安心美好地面对有缘的读者。 :)

忙完一整天,回到家。看见丽美的几个留言,她一直在很用心的帮我推荐新书,而海鸥的前同事们都那麽热心地给予支持,真的非常感动,谢谢朋友们!^^

昨晚才发现,前两三天的『诚惶诚恐,胆战心惊』,甚至突然不太敢坦然向朋友们推荐自己的新书,其实是自己给自己设置的一份困扰,自己把自己放置在一些头脑中假设出来的担心中——『某些问题,不知道人们会怎样看待?』,于是让信心有一点摇摆。

【感恩且惶恐中 · 真实面对】原来,一直还在『破茧』的途中




【感恩且惶恐中 · 真实面对】原来,一直还在『破茧』的途中。

谢谢以量的支持、鼓励和分享。把书本拍得很有美感的感觉。^^

这几天趁着假期安排把新书送出手。现在才知道,其实,写作和编制的过程就算再难也还不是最难的时刻。最难的反而是出版后要自己面对读者的时刻。诚惶诚恐,胆战心惊。

但是想到一切都是以『感恩』出发,想想能够把感恩之意散发出去未尝不是件好事,于是心安。

向宇宙下订单- 第一本書《在困境中發現生命的禮物》




【今天,向宇宙下订单】——无法确定自己可以走到哪里,只是跟随确定的目标,随缘顺流往前行。

今天,向宇宙下了大订单。这份订单,当然完全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可以说,比自己当初最低的预算大了100倍。这要非常感恩周遭贵人们的支持和帮助。

是的,没上过专业摄影课,没有高级专业摄影器材,却在2013年为第一份原创作品【惜缘 祝福卡】办了一次[随手拍]作品展;不是作家,没有专业出版社出版制作,却在2014年出版第一本书《在困境中发现生命的礼物》。

是的,没有专业的条件和支援,却依然能够以平常人的身份,用一份平常心,安心地用自身的能力和才华,去完成属于自己的心愿。平凡如我,为什么可以如愿完成?

是因为周遭有真正了解我、理解我的贵人朋友,总是在关键时刻给予我及时的启发、鼓励和帮助。这些朋友总可以在世俗的洪流中看到不一样的亮点,他们跳出了世俗规则的框框,用智慧解读每一个努力、每一份作品、每一个心意。就因为有了智慧的解读,让一些主流以外的生命也可以活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无憾和精彩。

这本书,《在困境中发现生命的礼物》,没有大理论大道理,是生活中的小故事,以及内心的感动、感恩和感悟。

希望有缘分享的读者朋友,可以从看似很轻、很小的故事中,看到一点点提示或启发—— “原来在艰难的困境中,也可以有这么多温暖的文字,也可以看到这么多的感恩。"

这就是这本书最简单方便的目的和意义。谢谢朋友们的支持。感恩。祝福。

(2014.12.06.文:陆海燕/随手记)

【实践梦想】集资完成『第一本书』《在困境中发现生命的礼物》


https://www.facebook.com/mygiftoflife/

希望借众人的力量筹集印刷资金,让这个小小的梦想及时完成。感谢朋友们的每一份支持和帮助。感恩。

“想出一本自己的书”这个梦想,是在中学时看到山口百惠的《苍茫时刻》开始,就一直潜伏在心底。在生活的兜兜转转中,不断为这个梦想累积属于自己的文字,因为这个梦想的存在和陪伴,让自己的生命过程即使艰难,也变得义无反顾的坚定、自在、喜悦和丰盛。

但却因为缺乏勇气和信心,总是刻意把这个梦想设定在无法实现的“将来”和“永远”,其实也只不过是为了逃避真实面对的那一刻。

【文章内容】结集1998年~2014年在报章刊登的散文、短篇小说、及日记随感等。

【第一本书 • 生命的礼物】

第一本书,要献给所有与它有缘相遇的人们,献给在每一个国度、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中转站有缘交错相遇的贵人和朋友,以及每一个相识或陌生的生命旅人,以此表达无限的感恩和祝福。

安吉丽思的《逆境的祝福》从2006年一直陪伴着我。这八年来,以及在这本文字合集编写的过程中,其中一句话一直提醒和鼓励着我:“找寻方法,分享你的爱,你的关怀,你的智慧,你知道的东西,有人会需要它。”

于是,有了这第一本书《在困境中发现生命的礼物》。特别献给所有在低谷中努力前行的生命旅人。深深感恩。深深祝福。

作者:陆海燕2014年10月6日序
http://www.mystartr.com/projects/haiyanlu-my-first-book

未知旅途



我不知道前方有什麼在等著我,
我只知道,必須仰起頭,
面帶笑容,向前走。

(照片:2016.02.12.隨手拍.by意偉/ 文:2016.02.13.隨手記)

隨手記一下老朋友



有一種朋友,就像幽靜的老街一樣,好久沒有見面,卻也跟著歲月一起,走過了一年又一年,成為一群極少見面的好朋友。

2009年在檳城認識的她,8年來大概只見過四五次面,但是卻隔空一起走過了她生命中最艱難的每一個階段。

電話是我們的連接線,狀況多的時候,在電話那端,她就是那麼盡情地講。有時候可以兩年多沒有一點音訊。偶爾擔心想問候一下她,打過去兩三次不接,也就不打了。然後很久以後,突然看到電話來電顯示著她的名字,她就會一如既往地笑著說,哈哈哈,對不起啊,我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啊……。然後就是近半個多小時的慢慢講……。這樣的事情也發生過好幾次吧。

偶爾只發簡訊過來告知狀況差,然後就沒有任何回音。在她這裡,我學會了靜音守護的修練。不管她的狀況好或者不好,心中相信著,她一定依然好好的在堅持著。

這些年,這樣的老朋友,遠遠近近有好多位。他們都走在各自的生命故事中,即使有時狀況較差,但卻也不知不覺地走過一年又一年,覺得不可思議的同時,心中深深敬佩。

也許,這就是真正的放下,狀況來了好好處理,狀況離開繼續如常生活。這就是這些生命老師時不時在提醒我的事,生命無法完美,但總會有方法繼續向前走。

感恩能夠擁有這樣的一份信任與支持,是彼此相互的信賴和鼓勵。深深感恩。深深祝福。 <3


(照片:2017.01.29.隨手拍/ 文:2017.03.16.陸海燕/隨手記)

2017年3月17日 星期五

看見活出力量的神蹟

看見活出力量的神蹟
一位相識多年的朋友,分享了她親身的抗癌經歷,絕對精彩絕倫的生命故事,讓人深深敬佩。
她走過了所有最艱難和最嚴酷的過程,體驗了上天對一個生命身體和心靈的最嚴厲折磨和考驗,甚至已經去到生命的最最尾端,卻依然能夠憑著一股堅定的倔犟和信念,讓自己度過難關,回歸健康。

獲得她的允許,探討了自己心中的疑惑,並分享自己的收穫,到底是什麼東西,讓她在每個最危難和痛苦的時刻,依然駐守著自己的生命和呼吸?

1)心中堅守著一份最原始的生命推動力:為了撫養年幼的孩子健康成長,自己一定要活下來,而且要活好。

非常過癮的強心劑——跟著爵士鼓手爵士樂,痛痛快快走一回

非常過癮的強心劑——跟著爵士鼓手爵士樂,痛痛快快走一回



整部影片,從第一個鼓點開始,到結尾震撼有力的休止符,完全抓住了每一個專注的心跳和神經。在爵士樂精彩的鼓點和音樂的即興自由撞擊中,不斷刺激著腦神經,活化思維神經,促進血液循環。聽到不一樣的音樂,感受不一樣的風格,收到不一樣的訊息,這是爵士樂傳達出的最獨特的啟發,也是這部影片的精彩表達——你是否能夠確定自己打出的鼓點節拍到底是『慢了』還是『快了』?你是否能夠自己確定自己是否有『走音』?你自己的心中對自己(音樂)到底有沒有清晰的了解?影片沒有給予選擇和評斷,只給出不同層面的提示。